印染废水污染的防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。如果采取预防措施和多种方法,积控制和回收处理后的水,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,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印染废水对环境的污染。
为了减少消耗,去除废水中难降解的**污染物,出现了一种新的处理工艺——厌氧(兼氧)-好氧。印染废水好氧处理前,行厌氧处理。印染废水中的**物在兼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呈厌氧性,可将大分子**物分解为小分子,不溶性**物分解为可溶性物质,使难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的物质。厌氧处理可以提高印染废水的可生化性,稳定出水水质,减少负荷冲击,为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。当**物通过厌氧反应降解为**酸或小分子和可溶性物质时,通过好氧处理进一步去除。由于一些难降解的**物使废水颜色得到了很好的去除,印染废水可以达标排放。
吸附法——吸附法是用吸附剂吸附水中的污染物,可以去除色度、悬浮物、胶体和溶解**物。印染废水处理中使用的吸附剂主要包括活性炭、焦炭、硅聚合物、硅藻土、高岭土和工业废渣。不同吸附剂对染料有选择性,影响吸附的条件包括温度t、接触时间t和pH值等。据报道,木屑经弱酸水解后焦化制成吸附剂,可用于处理各种废水。它的优点是: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物质,没有污泥。缺点:吸附剂易饱和,处理效果随时间降低;吸附剂的再生或更换麻烦且成本高,再生废液和饱和废吸附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。
印染废水具有废水量大、温度高、颜色深、碱性强、**污染物负荷高等特点。个别物理法、化学法、生物法都有各自的优点,但都有缺点,很难保证废水处理达标。生化-物理-化学组合处理工艺可以综合利用各自的优势,弥补各工艺的不足。化学需氧量和色度的去除率均在90%以上,可作为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推广应用。
工业印染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及原理:物理化学方法——混凝法 化学混凝法是处理印染废水的常用方法,曾被认为是有效、经济的脱色技术之一。混凝是在混凝剂的解离和水解产物的作用下,使水中胶体污染物和细小悬浮物失稳凝结成可分离的絮凝体的过程,包括混凝和絮凝过程,统称为混凝。在废水中加入混凝剂可以降低或消除电位,从而降低或消除胶体粒子之间的排斥能峰,使胶体粒子发生碰撞结合。
目前,我国印染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是生化法,有的将化学法与其串联起来,与国外基本相同。近年来,由于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,PVA浆料、新型添加剂等不可生物降解的**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,增加了处理难度。原有生物处理系统的COD去除率大多从70%下降到50%左右,甚至更低。色度去除是印染废水处理中的一个难题,旧的生化法在脱色方面一直不尽如人意。此外,PVA等化学浆造成的COD占印染废水总COD的比例较大,但由于难以被普通微生物利用,去除率仅为20% ~ 30%。近年来,国内外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,主要是新型生物处理技术、特异和新型化学品的探索和应用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:厌氧-好氧生物处理工艺、脱色菌和聚乙烯醇降解菌的筛选及应用。